飞虎群英潘长江百度云(飞虎传奇——潘长江的故事)
飞虎传奇——潘长江的故事
潘长江,1917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一个书香门第,18岁时考入上海圆明园飞行学校学习飞行。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,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。次年,他参军入伍,成为了中国驻美空军第二十三训练中队的一员。这个训练中队就是后来的“飞虎队”,潘长江也成了这支队伍的一员。
加入飞虎队
1942年,潘长江开始在缅甸参与抗战。当时缅甸已深陷绝境,日军对印度的威胁越来越大,一支由美国志愿者组成的飞虎队就在这时应运而生。潘长江和他的战友们被派往中国、缅甸、印度(CBI)战区,担负起在缅甸保障中印公路安全的重任。
成为英雄
在潘长江所在的飞虎队中,他是少数几个能说流利英语的飞行员之一,这令他成为了飞虎队与英国部队交流的重要桥梁。在一次救援任务中,他和两个战友驾驶“野狼”式战斗机救下了失事的英军飞行员。这件事成为了缅甸战场上的一段佳话,并使潘长江在队伍中崭露头角。
此外,潘长江还多次参加空中扫荡战,并于1943年2月20日在对敌控制的八犬宝屋航空场进行了英勇的轰炸,摧毁了16架日机。
归国后的生活
1945年,潘长江于香港解放期间离开了飞虎队并回到国内,投身 抗战。抗战胜利后,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校、飞机制造专家、教育家和作家,还曾担任国家主席特别顾问、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。但在文革初期,他被赶下“高岗路线”反右斗争的“坦白”会,被关进监狱数年,直到文革结束才被平反。
晚年,潘长江曾两次担任全国政协常委,还多次向社会捐赠自己的著作及文化财富,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。他是中国民航界的开拓者和推动者,曾倡导开发丝绸之路航线,提出“亚非航线”,并成功推动了波音747改善世界航线的构想。2000年9月13日,年过八旬的潘长江离世,结束了他的传奇人生。
潘长江在飞虎队中为国捐躯、英勇无畏,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航空事业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在任何时候,只要有信念和勇气,人总能够创造奇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