囚绿记教案设计(囚禅记教案设计)
囚禅记教案设计
一、教学目标
1. 理解小说《囚禅记》中表达出的宿命论和自由意志的思想。
2. 掌握小说《囚禅记》的基本情节,能够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。
3.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,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水平。
二、教学内容与方法
1. 教学内容:
《囚禅记》是作者杨绛创作的小说,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福贵的一生经历的叙述,展示了一个有关宿命和自由意志的思想探讨。通过小说的情节,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自由与命运的交织关系。
2. 教学方法:
1. 教师讲授:通过教师的讲解、演示、示范、解释等方式,对小说的情节、人物描写、主题表达等进行讲解。
2. 分组讨论:各小组成员对指定的小说片段进行讨论,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。
3. 独立阅读: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,独立阅读小说,并对小说中涉及的话题进行思考,自主学习。
三、教学过程与考核方案
1. 教学过程:
1. 教师用多媒体进行小说《囚禅记》的讲解,重点讲解小说的情节、人物形象、主题思想等。
2. 让学生分成小组,根据小说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。每组讨论完毕后,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总结出不同组别的观点。
3. 学生在课下阅读小说,并结合教师的讲解和组内讨论,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,作为阅读理解题的考核。
4.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,出课堂测试,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考核。
2. 考核方案:
1. 阅读理解题,占平时成绩的40%。
2. 课堂测试,占平时成绩的60%。
3. 平时考核,包括出勤率、课堂表现、作业提交情况等,占平时成绩的10%。
四、教学反思
通过本次教学,我深刻意识到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。对于《囚禅记》这样的文学作品,仅仅是理解其情节是不够的,学生还需要能够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意义。因此,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,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,多采用小组讨论、互动交流等方式,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,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