卞和泣玉原文及翻译,注释(卞和泣玉原文及翻译)
卞和泣玉原文及翻译
背景介绍
卞和是唐朝杰出的诗人之一,和孟郊、王之涣并称为“初唐三杰”。卞和早年曾担任官职,后因坚守节操而被贬官。在贬官期间,卞和创作了一批优美的诗歌,其中《泣玉》是卞和的代表作之一。原文及注释
泣玉瑶枕绮衾重,致君尧舜上天聪。 (瑶枕:玉制的枕头。瑶和璧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名贵玉石;绮衾:华美的被褥。绮是指绸缎等华贵的丝织品;舜:传说中的大禹的继任者,被尊为能工巨匠、能文善武、道德高尚的先哲。)卞和在这首诗歌中以极其华丽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,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对理想的追求。他将自己比喻为瑶制的枕头,被尊贵的绮衾覆盖着,表现出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自尊。同样,他的理想和抱负也被尊重、钦佩和关注。他认为致君,即为国家效力,是自己的神圣职责。而这个致君的目标,卞和将其定在尧舜,寓意自己要向着先哲的境界去追求,以超越普通人类的生命经验来自证自己存在的价值。 仙台何必在青云,人间自有颜如玉。(仙台:仙神所居之地;青云:仙人居住的天上世界。)卞和在这句诗中提出了对仙道的质疑。他认为,作为一个忠诚的臣子,应该致力于为国家效力,而非在追求仙道的路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。这与传统文化对于仙道的崇拜和追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同时,卞和强调,人间世界也有许多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,如“颜如玉”,表现出他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视和维护。 愿得一心人,白首不相离。(一心人:志同道合的人。)这句诗表达了卞和对于感情的向往和追求。他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,在白发苍苍的时候仍能相依相伴,互相扶持。这句诗歌中充满了对于“真情”的呼唤和渴望,显示出作者对于爱情和友情的珍视和推崇。翻译
泣泪涌动的心情,卞和用极其精妙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。他在诗中描述了一个自尊、敬重自己生命价值的人,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的神圣职责以及对于先哲们的推崇和追求。同时,他也提出了对于仙道的辩证思考,并呼吁人们在人间追求真实的幸福。在感情方面,卞和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真情和真爱的渴望。这首《泣玉》不仅表现了卞和的才情,还呈现了一个刚正不阿、坚持理性和道义的传统臣子的形象。
全部评论(0)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