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jo类属性必须使用包装数据类型(为什么Pojo类属性必须使用包装数据类型)
为什么Pojo类属性必须使用包装数据类型
引言
在Java编程中,我们经常使用Pojo(Plain Old Java Object)类来描述数据和对象。Pojo类的属性可以使用基本数据类型和包装数据类型,但为什么我们通常建议使用包装数据类型呢?包装数据类型的优势
使用包装数据类型作为Pojo类的属性有以下优势:1. 可以避免空指针异常
在使用基本数据类型时,如果没有赋初值,那么默认值为0或false。如果在未对其进行赋值的情况下使用该属性,就会抛出空指针异常。而使用包装数据类型时,如果没有赋初值,其默认值为null,可以避免了这样的异常抛出。2. 可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
基本数据类型不能用==直接比较是否相等,因为会比较值是否相等,而不是比较引用是否相等。而包装数据类型进行==比较默认比较的就是引用是否相等。而对于包装数据类型的值,可以使用equals方法进行比较。3. 可以调用方法
基本数据类型不能调用任何方法,也无法作为泛型参数。而包装数据类型可以调用一些常用的方法,如toString()、intValue()等,也可以作为泛型参数使用。为什么不应该滥用包装数据类型
虽然包装数据类型有这些优点,但也不应该滥用包装数据类型,因为:1. 包装数据类型比基本数据类型更占用内存空间
在JVM中,基本数据类型的大小为8个字节,而包装数据类型至少占用16个字节,具体大小根据不同的JVM实现而异。如果程序中使用了大量的包装数据类型,将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,从而影响系统性能。2. 包装数据类型比基本数据类型更消耗CPU资源
在运算时,基本数据类型比包装数据类型更快,因为基本数据类型不需要进行装箱和拆箱的操作。因此,在进行大量运算的场景下,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包装数据类型。3. 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的问题
有时候,使用包装数据类型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的问题,例如:由于Integer类型的缓存策略,当创建一个值为-128到127的Integer对象时,实际上是获取了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。在使用==比较时,会得到预期之外的结果。结论
在编写Pojo类时,建议使用包装数据类型作为属性类型,以避免空指针异常和方便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和调用方法等。但不应滥用包装数据类型,应该根据具体场景进行选择。参考文献
1.《Java编程思想》(第4版),Bruce Eckel。
全部评论(0)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