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小非减持个人所得税优惠(个税优惠政策调整:大小非减持享受更多优惠)
个税优惠政策调整:大小非减持享受更多优惠
背景介绍
自2018年10月1日起,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新规,其中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起征点,并新增了一系列个税优惠政策。其中,大小非减持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优惠对象。该政策为何能够受到关注,具体又有哪些优惠?以下分别进行介绍。优惠政策解析
大小非减持,即指非流通股股东因减持股份获取的收益,其中“大小”是以持股比例为划分标准的。对于小股东来说,即持股比例低于5%的股东。根据个税优惠政策的规定,对于小股东来说,其大小非减持所得可以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。而对于大股东来说,则可以享受超过起征点部分的税收优惠政策。另外,此外还有个税新政再版的合并征税政策,即将工资、薪金所得,劳务报酬所得,稿酬所得,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多项所得归于一个档次计算,拥有不同的速算扣除数。因此,根据不同的收入来源,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也各不相同。案例分析
以A公司为例,该公司在2019年6月份,取得了一年内的权益性投资收益达到100万元,其中大小非减持股权收益为50万元。假设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个人月薪为2万元,税前工资总额达到24万元/年。按照2019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和速算扣除数,根据合并征税政策,A公司工作人员可以获得以下税收优惠:1. 取得的股权收益纳税: \\- 工资税前月收入:2万元/月,税前年收入:24万元。 \\- 股权收益为已扣除股份基准日前24个月内平均股价的价格:50万元。 \\- 所得=100+50=150万元,扣除起征点后为146万元。 \\- 按照年应纳税额计算:应纳税额=(146-60)×20%-2100=2960元。 2. 工资收入纳税: \\- 工资税前月收入:2万元/月,税前年收入:24万元。 \\- 扣除个税起征点后应纳税所得为:24万元-6万元=18万元。 \\- 根据年应纳税额计算公式:应纳税额=18×20%-2520=840元。 因此,A公司工作人员在2019年6月以及其他月份中,可以获得共计3800元的个人所得税优惠。总结
大小非减持作为个税优惠政策的一个重要对象,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着积极的作用。同时,该政策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,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未来,在经济发展和税法政策变化中,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个税优惠政策,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。
全部评论(0)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